天津外輪代理有限公司一期培訓掠
4月24日—4月27日,天津市某單位黨員培訓班第一期在我院進行了為期四天的黨性教育培訓。


在129師舊址,學員們認真聆聽老師的講解,大家感慨萬千,烽火硝煙的年代雖然已成為歷史,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依然有責任,有義務為維護祖國和平統一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在八路軍總指揮部舊址,學員們重溫入黨誓詞,始終不忘忠于共產黨,忠于人民。

在將軍嶺上的劉伯承紀念亭,學員們向老一輩革命家的英靈三鞠躬,深情緬懷先烈。

在八路軍129師陳列館,講解員為學員們生動地講解了那段光輝的革命歷史,學員們認真聆聽,用心感受。

一部紀錄片,帶領大家走進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為了革命的勝利,為了后人的幸福生活,老一輩革命家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用生命譜寫了一首大美贊歌。

上世紀60年代,為了改變干旱缺水的困境,林縣人民苦戰十年,在太行山的絕壁中開鑿了一條長達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引來漳河水,滋潤了林縣54萬畝干涸的土地。通過紅旗渠紀念館中的現場講解,學員們充分體會到了林縣人民戰天斗地的決心,感悟到了紅旗渠精神的偉大。


全體學員在紅旗渠青年洞現場觀摩學習,認真聆聽鮮活生動的深度講解,登上了當年勞動者們開辟的山崖絕壁,學習感受“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講解老師結合工作實際,現場講黨課、作引導,大家對紅旗渠精神進一步入腦入心。在青年洞口,大家放聲高歌,歌唱共產黨、歌唱祖國。

課程結束之后,學員們在班旗上簽上自己的名字。


《楊貴訪談》是央視主持人張澤群在采訪原林縣縣委書記、紅旗渠的創造者之一——楊貴老書記的一個專題訪談片。這部片子向學員們介紹了當時修建紅旗渠的歷史背景,讓學員們對紅旗渠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

在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馬氏莊園,學員們現場觀摩學習。

在黨建示范村馮家口村,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申保紅結合自身實踐,為學員們上了一堂生動風趣的黨課。


林州不僅有紅旗渠精神,還有扁擔精神,學員們在學習了紅旗渠精神之后,前往位于石板巖鎮的扁擔精神紀念館,學習“艱苦創業、勤儉辦社、一心為民、開拓創新”的扁擔精神。


為期四天的培訓學習結束了,太行山上的紅色精神仍然在傳承,紅旗渠水依舊在流淌。學員們對這次培訓感悟頗深。一種精神凝聚一種力量,紅旗渠精神是一面旗幟,帶領大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添加瓦。
- 上一篇:天津外輪代理有限公司二期培訓掠影
- 下一篇:鎮江市委黨校二期培訓掠影

